一年一度、最新一期的《米其林指南》即將在8/31正式宣布最新一波的星級餐廳名單,饕客們正在熱切討論今年是否會有哪些餐廳新入榜、哪些餐廳會升等或降等;而照慣例,在新一波正式名單公布之前,米其林也宣布了最新一波的必比登推介名單,當中有許多令人注目的新餐廳,不只是超人氣小吃老店,連別具特色的甜點店都入榜。
資料來源@米其林指南
又到了一年一度米其林餐廳發表的時候,今年台灣官方宣布將於8月31日的時候正式舉辦記者會活動,並且公布新一集指南書當中的星級餐廳名單;如此盛會當然已經有許多饕客們引頸企盼,等不及要知道新一波的名單中到底有哪些值得造訪的餐廳,要趕快搶先訂位。而米其林最早是指將台北、台中兩地列入評比的範圍;直到去年,才首度將指南的名稱改為《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米其林指南》,因此名單當中首度見到位於南部的台南高雄餐廳入榜;今年,米其林正式將名稱改為《臺灣米其林指南2023》,似乎是為了未來將會將評比餐廳的範圍擴及至全台灣的優秀餐廳預留一個伏筆?
照慣例,米其林官方在新一波名單正式出爐之前,會提前一到兩週公布公布必比登推介名單。相較於正式名單,必比登推介名單(Bib Gournand)的評比對象擴及到「物有所值」美食的餐廳及街頭小吃店,且訂價親民(1000元新台幣以內可以品嘗到3道不含飲料的料理),因此名單上面有許多為大眾所熟悉、歷史悠久的老店和高C/P值名店,一些剛開幕不久的新潮餐廳等都可能會出現在名單上頭。
今年的名單上頭,一共有134間餐飲店被列入,包括台北45家、台中31家、台南36家、高雄27家,其中有26家是新上榜,可以預見接下來排隊或是電話預約的人潮爆滿情況出現。


在台北,一共新增了3間餐廳進入必比登推介名單,但整體數量相比去年少了15間餐廳。新入榜的名單中,Hugh dessert dining是在台北已經討論度相當高的甜點名店,店內提以季節性盤式甜點套餐為主打,每季更新菜單,主廚將會把每季新的食材運用在新菜單中,以完整的起承轉合上完完整的6~7道甜點,給予賓客完整的餐飲體驗。而餐廳採全預約制,每月15日會公布可以預約的日期與時段,由於開放的席次很少,所以每次一公布開放預約的時間就會「秒殺」額滿!
另外一間新入榜的季風,位於台北市鬧區的一間老宅中,屋內沒有新穎的傢俱卻有極簡的紅磚牆面、不修邊水泥、實木傢俱和在地藝術品布置,加上戶外的庭院造景,營造嶄新氛圍。餐廳提供純素食客家風味料理,以廚師二十多年的經驗將傳統客家菜重新詮釋為現代版本。除了美好的食物外,店裡更提供工藝、手作、文字、職人等方面的生活與感官體驗,來這裡用餐不只能夠享用美食更能夠深入理解不同的在地文化。


而台中今年則新增了4家新餐廳進入推介名單當中,當中MINIMAL是由台中米其林一星餐廳Sur-澀主廚所創立的冰淇淋店!經營者以現代料理概念詮釋冰淇淋,透過多層次的堆疊變化,大大提升味覺,而且每季節都會更新菜單,環繞新的主題創作,把冰淇淋當成一件藝術創作般去構思,饒富趣味。


台南地區或許較為缺少精緻餐飲,但是因為其是一級小吃戰區,去年首度列入評比地區之後第一次名單公布就在社群網站上面讓網友們熱烈討論,許多人為自己支持的店家抱屈,認為名單有不少值得爭議討論的地方…但不論如何,台南地區的小吃店數量多如繁星,算得上全台之冠,這點無庸置疑。
今年新的名單中,一口氣增加了10間新餐廳入榜,算是四個城市當中最多的。當中首度入榜的吃麵吧Jai Mi Ba的經營概念,把台灣傳統麵攤中的麵食、黑白切小菜,與西班牙Tapas、居酒屋料理的風格結合。在料理中,可以吃到台灣人熟悉的麵攤滋味,但當中又加入了來自西方的歐式醬汁調味,主廚也每週更新菜色、提供每日不同的涼拌小菜佐餐,讓來訪賓客可以嘗到嶄新的台灣庶民風味。


高雄在去年名列米其林指南當中後,今年又再度新增了9間餐廳入選必比登推介名單。首次入榜的Apis Grill是主打「直火料理」、「柴火碳烤」、「煙燻」等料理方式,創造能夠讓人放輕鬆入座與親朋好友一起享用美食的環境。從蔬食、海鮮乃至肉品,主廚將每兩到三週就更新一次菜單,每次到店內用餐都可能會有與前次不同的驚喜,菜色份量精巧,不管是好友相聚或單人前往都相當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