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聽過柏油畫嗎?沒錯,就是鋪馬路的柏油,也就是俗稱的瀝青。現年29歲的藝術家何承芳,年紀輕輕卻勇於挑戰。選擇了柏油作為創作媒材。她創作時的場景,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夢幻飄逸;她的工作桌上,總有一鍋溫度在300~400℃熱騰騰的柏油!沾滿黑色柏油的湯勺,是她創造世界的魔法棒,熟練且快速的勾勒出她獨有的藝術觀點!
資料提供@外琨塔Vaikuntha藝術中心

2024年8月3日至8月25日,台北外琨塔Vaikuntha藝術中心將舉辦《那些成為我力量的》 何承芳柏油畫創作個展,誠摯邀請您一同欣賞柏油畫特殊的奇幻魅力!何承芳師承台灣第一位柏油藝術家邱錫勳,並從中國水墨畫黑色的墨加水之後的「乾、濕、濃、淡、焦」獲得靈感,大膽嘗試不同溶劑,成功創造成柏油的豐富層次。

此外,何承芳受到日本漆器啟發。在冷卻後柏油的光滑油亮質感之上,加入顏色以及其他媒材,堆疊、填色、再堆疊…… 有時甚至做到超過 20 個塗層以上,形成獨有的立體深度,不可思議的視覺效果,凡是看過原作的觀眾必定大大讚嘆!
再者,年輕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讓作品充滿驚喜!像是使用敲碎的蛋殼、貝殼片、些許的金、些許的銀、以透明PU做立體雨滴…… 誰能想到柏油也有這般燦爛的生命力?
《那些成為我力量的》是什麼呢?

對於藝術家來說,生命中許多美好的瞬間:窗外月夜的陪伴、黃金稻穗的芬芳、落雨水珠的跳動、在她徬徨無助時,溫柔擁抱她的每一個人…何承芳透過創作,將這些消縱即逝的瞬間,珍藏於她的作品中。對於觀賞抑或是收藏她的作品的我們,或許也能感受到小小的力量?透過何承芳的作品,我們反思,成為我力量的,又是什麼呢?藝術家與觀眾的對話,在欣賞展覽的當下,同步發生。
萬物之間,皆有能量─《豐盛》

身為台北典型都會孩子,在台東就學的那幾年,深受東部自然風光的吸引與滋養:漫步在池上的黃金稻田,碾米廠傳來陣陣米香,地上散落著零星稻穀,自然的穀物與豐收,不再遙不可及。早期台灣農業社會,「呷飽」象徵著家庭的富裕。稻米不僅代表物質充沛,更象徵人們心靈上的富足豐盛。藝術家用柏油的打底,將稻穀複合於畫布上,再以柏油揮灑線條,彷彿一株株的稻穗搖曳於風中。表現出金黃色稻穀中那豐盛飽滿的色彩,承芳期待《豐盛》系列能夠帶給觀者在靜謐的稻田畫面中,感受其內在的生命力與豐盛,並在觀賞作品的過程中,獲得心靈的富足和慰藉。
從自己向內尋求畫面,從畫面中挖掘出自己─《人系列》

以人類靈魂的角度,描繪藝術家探索世界的感受:「面對世間的森羅萬象,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理解地,而想要去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何承芳非常喜歡下雨天,注視著雨滴從天空墜落,直至地面激起漣漪後消逝。在這個過程中,她問自己:「如果我是雨滴,我會怎麼認識這個世界?又會如何與大家相遇?」。藝術家以雨滴比擬為自己,思索著生命的意義:「我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日月之形系列

往下扎根,向上結果 -《以賽亞書》
「這句話很貼合我創作時刻的心境。像這些還沒高聳的樹,我現在只能先往下深根,鑽研我習得的、摸索我不了解的,等待結實累累的那日。」何承芳這麼說著。

傍晚時分、月色怡人、清晨破曉,何承芳將眼中所見的美麗景色,以寫實或非寫實技法,將這些感受保留下來。
藝術家 何承芳

畢業於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自國中接觸到柏油畫後,受到材料及技法的特殊性吸引,開始拜師學藝,以柏油作為創作的靈感,深入研究各種表現性,創造出獨樹一格的視覺呈現。
《那些成為我力量的》何承芳柏油畫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2024/8/3(六)~8/25(日)每周一公休
開幕茶會:8/3(六)15:00 ~ 18:00
展覽地點:外琨塔Vaikuntha藝術中心(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12巷16-1號1樓)
參觀時間:11:00 ~ 18:00 | 周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