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Chloé創辦人Gaby Aghion在當時只有高級訂製服與一般成衣的巴黎,以一個只有6件洋裝的小系列,開創了奢華成衣(Luxury Ready-to-Wear)的路線;這吸引了當時對僵化的高級訂製服感到極度厭倦的Karl Lagerfeld。於是,Karl Lagerfeld自1964年起開始為Chloé設計服裝,很快地Gaby便意識到他的獨特才華,並於1975年拔擢他為Chloé獨家設計服裝,而Gaby與Karl更歷經20多年合作無間的深厚情誼。
資料提供@Chloé

Karl的前衛創意充分展現在Chloé Karl Lagerfeld 典藏系列特展中。此次來台展出的1983年春夏系列「Angkor」洋裝便是最佳例證,連結洋裝上下截的小提琴造型刺繡是受到17世紀義大利製琴師Nicola Amati製作的小提琴啟發,既是源自生活中的靈感,也令人聯想到超現實藝術家Man Ray展現女體與樂器間相似度的著名攝影作品「Le Violon d’lngres」,既性感又有個性。


1983年秋冬系列「Brise」洋裝也是源自生活中的靈感,繞脖設計的洋裝,背面精緻奢華的放射狀刺繡設計靈感源自蓮蓬頭,從上而下散射水柱;正面的設計卻是讓人聯想到海軍的午夜藍面料與雙排扣設計,細看「鈕扣」竟然也是刺繡造成的錯視效果,多重層疊的驚喜顯現出Karl叛逆又帶有玩心的設計思維。而Karl針對此件洋裝與系列,也於1983年接受法國版Vogue雜誌訪問時提到:「這是一個象徵快速流動的時裝系列。日常時我們淋浴的目的是讓脊椎發冷、並清空腦袋、消除我們的恐懼。我已經受夠了普通常規的裝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什麼才是真正的「鑽石」呢?對我來說就是流動的自來水。」


帶有趣味感的錯視效果是Karl經常運用在Chloé設計上的創意。1984年春夏系列「Cretoise」洋裝,是Karl向古希臘的2種服裝「Chiton」和「Peplos」的致敬之作,顯現出他非常喜愛的古代主題。Karl在洋裝上縫了滿滿的亮片與玻璃珠,以創造出錯視感的垂墜,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原本無縫線的圍裹式服裝,相當令人玩味。Karl的幽默感也影響了模特兒的展演方式,當年秀上由超模Ines de la Fressange壓軸穿著亮相時,她還特地以模仿雕像肢體語言的方式來展演,以詮釋這款向古希臘致敬的服裝,創造出令觀眾也覺得有趣的氛圍。「Cretoise」洋裝可說是Chloé典藏系列和Karl生涯的傑作:它就像一座古典的雕塑,屹立在流逝的時間中仍蔚為經典。

Chloé「Karl Lagerfeld典藏系列特展」同時展出許多當年的雜誌照片,Karl在Chloé擔綱設計20多年間的大秀紀錄也被剪接成集錦影片,前衛的服裝搭配模特兒不循傳統的展演步伐,再再顯示出Chloé不流於俗的精神。而即將上市的Chloé早春節慶系列,也是以Karl的經典設計延伸而出的致敬款式,預計於11月陸續抵達全台各地Chloé專門店。
※Chloé「Karl Lagerfeld典藏系列特展」資訊
日期:2023年7月21日至2023年7月23日
地點:台北微風南山Chloé專門店(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7號1樓)
費用:免費參觀
於活動期間,蒞臨鑑賞展覽並於現場追蹤Chloé LINE官方帳號與留下顧客資料,即可獲得「Karl Lagerfeld典藏系列特展」限量明信片;數量有限送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