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3年忠泰美術館的《亻─生而為人》展覽,今年我們再次有幸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欣賞到享譽國際的雕塑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的作品。他以其獨特的創作手法,將人體形態抽象化並置於公共空間和自然環境中,引發觀者感受到身體與空間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並啟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和體驗。
資料提供@常青畫廊
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是英國當代雕塑界的巨匠之一,他以其獨特的作品風格和對人體與空間關係的深入探索而聞名於世。他的藝術創作形式多樣,涵蓋雕塑、裝置和公共藝術作品,旨在啟發觀眾對於人類存在、感受和與自然的關係進行深度思考。葛姆雷認為,藝術的意義在於促進生命的交流與感受,他將藝術空間視為一個新生之所,希望觀眾能在其中獲得新的體驗和思考。

安東尼·葛姆雷最為世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是他於1998年完成的《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這座雕塑耗時四年,矗立於英國東北部的紐卡斯爾(Newcastle)邊界地帶,高達20公尺,重達200噸,是英國境內最大的公共藝術作品之一。這座壯麗的銅鑄天使不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成為了當地的地標,象徵著英國北部地區的文化和歷史。這座雕塑的豐富內涵引發了人們對於工業時代轉型的思考,同時也使得這片曾經日漸沒落的鋼鐵工業城市重新焕發了生機。
更多有關《北方天使》(Angel of the North):https://www.antonygormley.com/works/making/angel-of-the-north

而他也以《亞洲土地》作品被亞洲藝術愛好者所熟知,《亞洲土地》是安東尼‧葛姆雷《土地》系列的第六件作品。2003年,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邀請象山村(現廣州市花東鎮)約300位老少居民,花了五天時間製作了約20萬個泥人。當時藝術家只提出三個簡單要求:一、泥人要如手掌大小;二、泥人可站立;三、泥人要有兩隻眼睛。其他部份均可以讓創作者自由發揮。當觀者站定在單一位置縱目眺望這片如海的泥人,同時也彷彿被成千上萬雙眼睛注視。
更多有關《亞洲土地》(Asian Field):https://www.antonygormley.com/works/exhibitions/asian-field

去年忠泰美術館舉辦的《亻─生而為人》展覽,讓我們有幸能夠近距離欣賞安東尼·葛姆雷的大型雕塑作品。三米高巨型雕塑《Big Rate II》,以極度抽象化的站立人形呼應了展覽主題「亻」。藝術家對於身體、時間和空間關係的深入思考使得作品呈現出剛硬且斑駁的塊狀,蘊含了豐富的意義。觀者在面對這座無法忽視的巨型雕塑時,不禁被引導去探索自身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形成了一場無聲的對話,在空間中引發了深刻的思考。

一直以來都在探索「人體」與「空間」之間微妙而深刻關係的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他的作品不僅是對於人體解構的探索,更是對於人類存在、感受和共生空間的思考。在這次由常青畫廊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上,觀眾將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到他的作品《OPEN PONDER》。這件作品以近兩米高的雄偉姿態屹立於展場,如同一座靜默的雕塑之山,將觀眾帶入一個富有啟發性和思索的空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感受,甚至沉浸其中,進一步探索和思考自身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這種身體與空間之間的互動不僅是一種觀賞,更是一場深刻的思辨之旅,引領觀眾走進葛姆雷的世界,重新思考身體、空間和存在的意義。

2022
8 mm Corten steel
194,2 x 47,7 x 45,9 cm
137.4 Kg
第五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詳細購票與更多展會資訊,請關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網站:taipeidang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