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瑞士作曲家法比安‧穆勒和臺灣大提琴家簡碧青創立的年度「音樂瑞士之夜」,今年適逢十周年特別邀請國際樂壇著名的瑞士頂尖音樂家,與台灣多位傑出音樂家共同合作,從巴洛克經典、當代瑞士作曲家作品,到台灣作曲家與瑞士作曲家跨海譜寫的新作,如同一趟音樂的探索旅程,讓聽者感受音樂生生不息的力量。
資料提供@音樂瑞士之夜
「音樂瑞士之夜」迎十年里程碑,將邀請古典樂界超級巨星:技巧出神入化,將木笛音樂推至嶄新境界的瑞士木笛大師莫里斯‧史蒂格(Maurice Steger)、《BBC 音樂雜誌》五顆星盛讚,歐陸炙手可熱的瑞士小提琴家塞巴斯蒂安‧波仁(Sebastian Bohren) 訪台,與享譽國際的旅瑞大提琴家簡碧青、台灣傑出音樂家─小提琴家薛志璋、中提琴家何君恆、低音提琴家邱苡軒及鋼琴家簡美玲聯手發聲,從巴洛克經典到現代音樂傑作,帶你聽見台灣到瑞士最近的距離。
木笛大師莫里斯‧史蒂格《C大調木笛協奏曲》
來自瑞士的木笛大師莫里斯‧史蒂格,特別以巴洛克作曲巨擘泰勒曼《C大調木笛協奏曲》揭開盛會序幕。

專注巴洛克音樂的他,不僅與各大古樂團合作,也經常受邀與許多著名管弦樂團演出,同時還積極嘗試各種實驗與全新編制的室內樂,不斷「更新」巴洛克音樂的曲目,也開發出木笛演奏的種種可能。莫里斯充滿活力的演奏風格與自然優雅的卓越技巧,不僅強化了木笛的器樂地位,也將木笛音樂推至前所未有的嶄新境界。
小提琴名家塞巴斯蒂安‧波仁《魔鬼的顫音》
當今歐陸最受矚目小提琴家之一的塞巴斯蒂安‧波仁,將以1761年製瓜達尼尼名琴演繹巴洛克風格超技名曲─塔替尼《魔鬼的顫音》。

目前國際樂壇炙手可熱的他,將於十月將首次訪台!被譽為同世代表現最優異的小提琴家之一的他,以敏銳富表情的演奏征服樂迷耳朵,鮮活生動的演出與錄音,收穫來自《BBC 音樂雜誌》、《The Strad》、《留聲機雜誌》、《新蘇黎世報》等眾多指標性樂評讚譽。
瑞士作曲家保羅‧猶翁《剪影》三首
成長於俄羅斯的瑞士作曲家保羅‧猶翁,早年以浪漫風格創作,在雙小提琴和鋼琴間建立美妙對話,旋律上展現未來大師風範的《剪影》三首。由灣首屈一指的頂尖小提琴家薛志璋,與瑞士小提琴家塞巴斯蒂安‧波仁(Sebastian Bohren)及鋼琴家簡美玲,共同演出。

台灣首屈一指的頂尖小提琴家薛志璋,同時也是國內古典樂迷最熟稔的樂團首席之一,曾任德國德特蒙歌劇院第二小提琴首席、波昂古典愛樂第一小提琴,並多次與著名中提琴家今井信子合作,同時以獨奏家身份受邀與國內各大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

現任教於北藝大音樂系的簡美玲,致力於室內樂,是國內許多傑出音樂家長年合作的默契搭檔,也是國外音樂家訪臺時,最常受邀合作演出的鋼琴家之一。
世界首演 以台灣和瑞士民謠元素相譜寫《小禧年組曲》
在十周年的重要時刻,特別邀請作品充滿突破框架精神的台灣作曲家洪千惠,與國際獲獎無數作品被廣泛演出的瑞士中生代作曲家奧利佛‧威斯皮(Oliver Waespi)跨海合作,分別取材自台灣民謠《丟丟銅仔》和瑞士民謠《看那壯麗的山谷》、相同演出編制,各譜寫一首樂曲,組成《小禧年組曲》。

由全球各大古樂樂團及音樂節爭相邀請合作的瑞士木笛大師莫里斯‧史蒂格(Maurice Steger)、瑞士當紅小提琴家塞巴斯蒂安‧波仁(Sebastian Bohren)、歷任多個樂團首席,台灣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薛志璋,以及享譽國際的台灣旅瑞大提琴家簡碧青,共同演出。
取自瑞士民謠幽默詼諧 法比安‧穆勒《民俗幻想曲》
法比安‧穆勒(Fabian Müller)不只是作曲家,鍾愛民謠音樂的他也是瑞士著名的民族音樂研究專家。他曾耗時10年籌備發行一套十冊的民族音樂選集,收錄由Hanny Christen所蒐集,超過一萬首自十九世紀以來的瑞士傳統民族樂曲。

由木笛大師莫里斯‧史蒂格發現了一些來自瑞士東部及南部非常古老的舞曲,這幾支舞曲也成了法比安‧穆勒的《民俗幻想曲》的基調,這首作品的音樂富有技巧及歡悅,充滿激動人心的舞蹈節奏。在一段簡短的序奏後,即進入來自瑞士東部恩格丁的6/8拍舞曲,這支舞曲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朔到1804年;這段曲終之後是馬厝卡舞曲,一首非常優美抒情的小調旋律,起源於瑞士義大利語區提契諾;在馬厝卡舞曲後,接著也是來自恩格丁一種類似埃柯賽斯的舞曲;最後是同樣來自提契諾,標題為馬拉托納的一首歡快且技巧精湛的波卡舞曲。
此次將由瑞士木笛大師莫里斯‧史蒂格擔任獨奏,並由瑞士當紅小提琴家塞巴斯蒂安‧波仁(Sebastian Bohren)及台灣頂尖音樂家─小提琴家薛志璋、中提琴家何君恆、大提琴家簡碧青、低音提琴家邱苡軒組成弦樂五重奏,台灣及瑞士音樂家聯手以全新編制,為台灣樂迷獻上充滿瑞士民族風情的《民俗幻想曲》。

以獨奏家及室內樂音樂家身分活躍國際樂壇的簡碧青,曾演出、錄製許多世界首演的大提琴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2013年在台灣創立「音樂瑞士之夜」並擔任藝術總監,同時也是瑞士 “confluence”音樂節音樂總監,並獲瑞士私人提供名琴使用。

邱苡軒是近年台灣最受矚目的青年低音提琴家之一。擁有德國薩爾高等音樂學院最高演奏文憑、紐約茱莉亞音樂院Kovner Fellowship 全獎碩士及學士學位。並在各大國際賽事獲獎無數,不斷地透過各種組合與曲風的她,大膽展現青年音樂家自信無畏的探索精神。

國內樂迷最熟悉的中提琴家何君恆,畢業於巴黎師範音樂學院,活躍於獨奏、室內樂及樂團演奏,以中提琴獨特洗鍊的美聲,成為關鍵存在,是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
全新編制演繹瑞士作曲家布洛赫《第一號大協奏曲》
從未渴望去嘗試「重建」猶太音樂的猶太裔瑞士作曲家布洛赫(Ernest Bloch, 1880-1959),在提到自己那些被描述成猶太風格的作品時,他說:「我不是考古學家。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寫出好的和真誠的音樂。」

布洛赫是作曲家、指揮,也是20世紀傑出的音樂教育家。精通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布洛赫,創作出許多令人驚豔的弦樂作品。音樂風格非常多樣化的布洛赫,以獨特的音樂視角為後世留下了不朽的傑作,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瑞士作曲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紀前期兼具新浪漫與新古典主義的代表。布洛赫的作品充滿美感與品味,音樂裡常可見到詩歌、哲學與宗教的主題,而其內心的猶太魂,更讓他將猶太精神象徵昇華成音樂語言,成為猶太音樂的最佳代言人。
此次的音樂瑞士之夜十周年巡演,將以全新編制演繹布洛赫完成於1925年,以傳統音樂技法,讓巴洛克風格展現當代生命力的著名《第一號大協奏曲》(法比安‧穆勒改編給弦樂五重奏及鋼琴版),展現音樂歷久彌新,生生不息的力量。
通過古典音樂 一場從瑞士到台灣的雙向旅程
由瑞士作曲家法比安‧穆勒(Fabian Müller)和臺灣大提琴家簡碧青,這對音樂夫婦創立的年度「音樂瑞士之夜」系列音樂會,致力於通過古典音樂促進臺灣和瑞士之間的文化交流。

「音樂的世界廣袤無垠,我們渴望也熱愛去發掘更開闊的草原與崇峻的山群。『音樂瑞士之夜』每次的節目重點都不一樣,挑戰性都非常高。雖然沿途不太平坦,路上也不時會有石頭,但前方可能就是通往世外桃源的小徑。」──關於音樂,大提琴家簡碧青與作曲家法比安‧穆勒(Fabian Müller)如是說。
臺灣和瑞士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
瑞德利國際一向對於瑞士與台灣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分關注,長期參與瑞士商務辦事處的各項活動,這次也應邀贊助「2023 音樂瑞士之夜 十年有禧」音樂會臺北場 10 月 16 日。

瑞德利國際成立於1999年,創立二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廣代理高品質的瑞士鐘錶產品,為許多瑞士名錶品牌的台灣總代理,橫跨歐亞代理了多款不同定位的精品手錶。放眼全球,深根在地,期許能帶來更多元的瑞士錶選擇,讓更多瑞士機械錶走進消費者的生活中,成為日常的一環。
2023音樂瑞士之夜「十年有禧」
日期:2023 年 10 月 16 日星期一
時間:晚間 7 點 30 分
地點:國家音樂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1 號,信義路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