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ENTINO 2025 秋冬系列以「親密關係的元戲劇」為主題,探索表象與深度之間的複雜關係。系列透過哲學視角,挑戰傳統對「真實自我」的追求,揭示親密關係並非避風港,而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表演。公共衛生間作為「異托邦」,成為解構內外二元對立的空間,重新定義身份建構中的親密性與政治性。系列以反烏托邦風格,展現穿衣與脫衣中的身份探索,遠離本質主義的束縛。
資料提供@VALENTINO、Valentino Garavani、Vans

「『親密』一詞有時似乎蘊含著一層光環,使其更接近於一種真實的承諾,一個受保護的空間,在那裡,我們終於能夠觸及人們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R. Màdera)

然而,我們真的能擺脫事物的表象,接觸到真實的自我嗎?我們能否將親密關係視為通往深刻真理核心的途徑,而非大眾社會強加給我們的面具?

在我看來,將親密關係視作避風港的讚美其實是一種虛幻的錯覺:它試圖在我們瞬息萬變的生命長河中尋求一種穩固和持久的身份認同。這種難以言喻的願望,試圖統一我們本質上複雜多元的自我,這就如同試圖抓住一個永遠變幻莫測的萬花筒一樣徒勞無功。

我們應該明白:沒有任何的親密關係能完全揭示我們的真實自我;也沒有任何面紗可以被揭開,讓我們直面真正的自己。事實上,認為存在一個不受生活經歷和外界因素影響的「真實自我」,這種觀念本身就是一種誤導。

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最終,即使是最深刻的親密關係,也不過是一場戲劇。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存在於戲劇中的元戲劇:一個後台的時空,展示著一場永無止境的表演。在這場神秘而多面的演繹中,我們終於選擇去面對那個根本的問題:我們是誰?

將親密關係視為元劇場空間並不意味著否認其重要性。相反,這意味著「我們在層層揭開表象之時,不必執著於尋找所謂的『核心』或『隱藏的本質』,因為這些並不比外在的表現、角色扮演或偽裝來得更為真實。」(R. Màdera)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早已解構了深度與表象之間的對立,揭示出表象其實蘊含了一切深度內容。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以一句詩道出了這一真理:「人最深刻的本真,恰恰顯露於那層薄薄的皮膚。」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推這一理念:不僅表象蘊含著深度,深度本身也應當被視作層層疊疊的表象。(馬里奧·佩爾尼奧拉(M. Perniola))

基於這些前提,我構想了一個公共衛生間:一個反傳統的空間,它巧妙地中和並暫時化解了內外之間的二元對立——包括親密與暴露、個人與集體、私密與共享、深度與表象之間的對立。這正是傅柯(M. Foucault)所定義的「空間異托邦」,在這裡,照顧親密關係的儀式仿佛一場生動的元戲劇,揭示出其深刻的多維特性。

最終呈現出一個反烏托邦、紛擾繁雜且充滿林奇風格的空間:一個暫時自治的場所,它掙脫了傳統規範的枷鎖,以一種顛覆任何固化二元分類的自豪姿態散發著深刻政治意味。這個空間正是阿倫特(H. Arendt)所稱的「顯現空間」,在這裡,通過穿衣與脫衣的行為,親密關係重新找回其在身份構建中的核心地位,遠離任何本質主義的束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