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級珠寶世家BOUCHERON寶詩龍創意總監Claire Choisne,將年度Carte Blanche高級珠寶系列獻予世上最珍貴且不可或缺的元素「水」,並由此凝練出遠超高級珠寶象限的Or Bleu (法文譯:藍金) ,使之成為一曲紀實水之記憶的謳歌。
資料提供@BOUCHERON


啟發自冰島生意盎然且樣態各異的水澤,強勁、磅礴、原始,卻成為Claire Choisne由人手斧鑿出的創作奔流,以景抒情。奔洩而下的瀑布,在她的心湖裡沖刷出一條閃爍著滯空水花的鑽石項鍊;洶湧的海濤疊捲出圍裹肩部的裝飾珠寶;一條仿若在水流潤物無聲間所切削出的水晶手鐲,則剔透地凝於冰川深遠的核心處。

藉由Or Bleu系列與自然意象緊密相承的水生色彩、質地、潺流、反射與澄澈,世家再一次突破了創意疆界,此些高級珠寶創作儼如自然美景的快照,以最原始的狀態永凍於珍金異石間。Carte Blanche, Or Bleu系列,26件高級珠寶是世家接連按下的26道錄像快門,將水所流淌的自然美態盡數封箋。
Cascade – 瀑布
當 Claire Choisne 站在瀑布前,腦海裡呈現的是一條沿著身體傾瀉而下的項鍊。

這款以白金搭配鑽石製成的項鍊(總長 148 公分)是BOUCHERON寶詩龍設計工坊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款項鍊。Cascade是一件充滿驚喜的作品:兩個可拆式鍊帶可卸下作為耳環使用,而項鍊本體仍可作為短項鍊配戴。BOUCHERON寶詩龍設計工坊堅守此系列的靈感來源,打造有如燈絲般細膩精緻的作品。加上加大的鑽石鑲嵌,必須具備超高精準度與耐心才能完成。Cascade整條項鍊全長共使用超過 1,816 顆不同大小的鑽石,由工匠費心鑲嵌在絞接式鍊帶上,呈現精美的柔和曲線與逼真搶眼的傾瀉感。
Ondes – 波浪
激起的浪花所落下的一滴水,打破了海平面難得的平衡,這個瞬間激發了Ondes三件組的設計靈感。

為了重現這個渾然天成的漣漪動態,BOUCHERON寶詩龍設計工坊使用 3D 軟體進行模擬,進而確認項鍊和兩款戒指所應呈現的份量感。哪一種材質最能真實重現漣漪呢?透明陶瓷?還是藍寶石玻璃?Claire Choisne 最終決定選擇精雕細琢的拋光白水晶。這些作品不僅輕薄晶透,更呈現精美逼真的漣漪樣式,十分令人讚嘆。這款項鍊盡可能減少金屬材質的使用量,以便打造有如第二層肌膚的輕薄親膚感。

白水晶鑲嵌搭配密釘鑲嵌戒指,白金材質,由工匠費時 305 小時製成。
為此,對於BOUCHERON寶詩龍工匠而言,這是一項名副其實的工藝挑戰。除了雕刻白水晶之外,更要確保項鍊完美貼合身體輪廓。在這件作品當中,清澈透明感是不容許妥協的條件,因此多達近 4,542 顆圓鑽是以隱形鑲嵌方式固定於白水晶下方。在每一個漣漪正中央的中心點,都鑲有一顆與表面齊平的包鑲鑽石。
Eau d’encre – 黑冰河水
冰島的黑冰河水是大自然險惡條件下的產物,與清冽山澗迥然不同,冰島的海水幽暗深邃,透露出令人生畏的威嚴氣質,因此完全稱不上潔淨清澈。Claire Choisne 透過Eau d’Encre手環和戒指演繹這種因嚴峻的大自然環境所產生的濃郁色澤。

BOUCHERON寶詩龍選擇以黑曜石呈現此系列作品,一種憑藉幽黑色澤而備受青睞的火山石。此款手環由兩塊如出一轍的黑曜石製成,透過3D 模擬的波浪雕刻圖案,重現波濤洶湧的水潮。戒指則鑲嵌一顆 2.01 克拉的 D-VVS1 梨形鑽石,完美襯托作為主視覺的黑曜石。兩款作品均採用雪花鑲嵌工藝,與色澤深邃的黑曜石材質呈現鮮明對比。此鑲嵌方式也巧妙呼應拍打黑色沙灘的浪花。
Eau forte – 蝕刻
這款手環的靈感來自於海浪最後一次席捲而上,即將拍打在黑沙灘上的那一瞬間。Eau Forte同時也是打造這款手環浮雕所使用的工序名稱。

BOUCHERON寶詩龍的工匠即是運用了一種稱為蝕刻(eau-forte)的技術,這種傳統做法是透過比例極為精確的化學溶劑,顧名思義將設計蝕刻於金屬材質上。製作時,工匠會先將一層抗酸性的蠟質塗在手環的白金工件上,再將設計好的波浪樣式蝕刻到這層蠟上。接下來將飾品浸到酸性溶液中,使未塗蠟的金屬部分溶解。飾品浸泡在溶液中的時間越久,中空的深度越深,這就是打造白金波浪輪廓的做法。

一面為浪花的白色泡沫,另一面則是黑色的沙灘。為了繪製這幅景色,BOUCHERON寶詩龍的工匠需要先使用噴槍連續噴灑數層白色亮光漆,接著使用數位列印方式將黑色亮光漆嵌入蝕刻所留下的中空部分。波浪的最終輪廓會從蝕刻與 3D 列印的組合中浮現出來,這兩道工序需要誤差值不超過毫米之差才可實現的精確度。 波浪的軌跡完成後,再以光澤迷人的鑽石鑲嵌點綴手環的另一半工件。最後一道處理工序是上透明清漆,透過五層的透明保護漆將瞬間封印於這款高級珠寶作品的動人光澤中,化為永恆。
Sable noir – 黑沙灘
看著浪花的泡沫拍打在黑沙灘上,形成光明與黑暗的鮮明對立,也激發了 Claire Choisne 的靈感,設計出一系列飾品,精湛地重現那一瞬間的顏色與對比,也展現整個視覺體驗中最重要的材質紋理。BOUCHERON寶詩龍以水晶演繹黑沙灘並透過三件式作品呈現Sable Noir。

這並不是BOUCHERON寶詩龍設計工坊第一次以沙子為材質演繹高級珠寶系列。2015 年的一款項鍊便以封裝印度塔爾沙漠(Thar Desert)沙子的形式呈現,不同的是今年發表的系列選用了黑沙並透過 3D 列印技術將其壓縮。工匠將聚合物黏著劑以極為細緻的薄層精準噴在黑沙上,使沙粒互相附著,直到形成預期的形狀。這項技術一般用於汽車與航太產業,可創造出極為耐磨的材質並使沙粒虹彩紋理從中透出,這款項鍊的鉗釦巧妙地置於兩個鑽石部件後方。垂墜耳環採用與項鍊相同的 3D 列印技術,並呈現水滴樣式。

黑沙搭配密釘鑲嵌鑽石項鍊,白金材質,由工匠費時 620 小時製成。
黑沙搭配密釘鑲嵌鑽石垂墜風耳環,白金材質,由工匠費時 130 小時製成。
這款三件組的軸心為扣環手環,完全不帶金屬邊緣,有如直接以黑沙雕刻而成。透過呈現自然風格的雪花鑲嵌,更使得作品中的鑽石綻放非凡光芒。
Écume – 泡沫
冰島沙灘的單調景致在浪花泡沫拍打海岸的那一刻瞬間瓦解,這個瞬間也激發出兩款戒指的創作靈感,透過材質的顏色對比,呈現既互相呼應,也彼此對立的效果。

第一款戒指再次以黑曜石為亮點,這款戒指的黑曜石是完全切割自同一塊色澤飽滿深邃、帶有玻璃晶透質感的黑曜石,與鑲嵌在白金上的鑽石所綻放的光芒形成鮮明對比。戒指的金屬材質選用的是比黃金重量輕四倍的鈦,如此精美的結合卻對BOUCHERON寶詩龍的珠寶師帶來不小的挑戰,唯有精通切割火山黑曜石的複雜性才能完成創作。

浪花的泡沫不斷衝擊著崖壁,留下歲月的印記。第二款戒指則使用廣受世家青睞的白水晶,並採用相同的設計,透過以白水晶的晶透度演繹作品。Écume以冰島海岸線嶙峋高聳的懸崖為設計靈感,透過極度精準的切工演繹。白金與透過鑽石呈現的泡沫此起彼落、完美交錯,而透過精湛技術呈現的白水晶鏤空樣式效果鮮明卻不搶眼。
Iceberg – 冰山

在黑沙灘上散佈著大小不一的冰塊,在陽光折射下,呈現如鑽石般的迷人光芒。冰島的「鑽石海灘」以漂流到黑沙灘上的冰塊看似一顆顆碩大的鑽石而得名,同時也是這款項鍊與耳環的靈感來源,設計師想要透過作品還原沙灘上這些稍縱即逝雕刻品的透明度與光線之間的交互作用。

工匠對白水晶表面進行噴砂,使其呈現和擱淺在海灘上的冰山一樣的霜面效果。為了演繹這款作品,BOUCHERON寶詩龍的工匠採用了錯視法 (trompe-l’œil) 技巧。工匠捨棄以一般白金爪座固定鑽石的做法,對水晶進行機器加工,然後將寶石直接嵌入水晶。從肉眼幾乎無法覺察出將這些元素連結起來的眾多絞接設計,整件作品看似懸浮在脖子上一般。其中有部分的水滴藏著十分珍貴的祕密,因為光澤動人的密釘鑲嵌鑽石就位於白水晶下方並透過自身的放大效果突顯耀眼光芒。
Vague – 浪花
怒海咆哮,風雲四起。Vague是一款胸針,也可作為髮飾使用,是為了向水的原力致敬所設計。作品也與一件來自1910年典藏設計中的頭飾互相呼應,以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為靈感來源。

這件作品採用傳統高級珠寶的製作工藝,將原始設計的有機詩意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項細節均採用所謂「脫蠟法」的手工雕刻技巧,在此做法中,工匠會先使用蠟將所欲呈現的形式塑型,接著上模具,以便製作出原始形式的負片形狀。接著將蠟熔去並將金屬澆注到海浪造型的模具中,最後再將總計重達 20 克拉的 851 顆圓鑽鑲嵌到金屬上。
Flots – 浪濤
一道洶湧的波濤打上岩石後,沿著陡峭的石壁褪去,這幅景致激發了一件珠寶創意的靈感。Flots胸針同時也向BOUCHERON寶詩龍 1901 年典藏設計的扁梳致敬。

這件作品的鑽石看似懸掛在繩線上,呈現有如瀑布傾瀉而下的視覺動感,因為這些鑽石是鑲嵌在可獨立自由擺動的金屬工件上,會隨著穿戴者的動作盪起漣漪。為了逼真重現瀑布一瀉而下的動態,寶石鑲嵌師傅將鑽石安裝在開口底座上,使圍繞著寶石的金屬隱身不外露。此鑲嵌底座在當代十分罕見,但偶爾可在古董珠寶上發現,例如 1901 年的典藏飾品。最後則以各種大小的圓鑽交替鑲嵌,為整件飾品注入更生動的氣息。
Ciel de glace – 冰雪穹蒼
Ciel de Glace手鐲的靈感源自冰島經過海風長時間侵蝕所形成的冰穴,這件作品向大自然景觀之美致敬,重現此些景致的顏色、材質以及經過風吹雨打所呈現的獨特樣貌。

這款手鐲的白金底座採鑽石鑲嵌,搭配涵蓋五種藍色光澤的藍寶石。冰雪穹蒼是以單塊潔白無瑕的白水晶製成,完全不含任何雜質,並依冰島著名冰穴錯落有致的紋理雕刻。採用隱形鎖釦設計,保留這件作品冰清無瑕之美。
Givre – 冰霜
為了重現水從液體轉變為固體的過渡期樣態,Claire Choisne 創作出一套新型式的珠寶組合Givre,呈現一道隨著身體流淌而下的鐘乳石。髮飾、耳環、肩飾珠寶和戒指就像接力賽一樣,形成一道隨著地心引力流動的風景。

日本 Akoya 珍珠搭配密釘鑲嵌鑽石與珍珠母貝垂墜風耳環,白金材質。
日本 Akoya 珍珠搭配密釘鑲嵌鑽石與珍珠母貝肩飾,白金材質。
日本 Akoya 珍珠搭配密釘鑲嵌鑽石與珍珠母貝戒指,白金材質。
由工匠費時 2,610 小時製成。
在這套作品中,金屬再次退居幕後,突顯珍稀的珍珠、珍珠母貝和鑽石材質。這些做品使用的珍珠多達 691 顆,為了實現品牌創意工坊的願景,BOUCHERON寶詩龍的寶石專家面臨了實務上的挑戰:必須將色澤完全相同,但卻大小各異的珍珠組裝成一件作品。戒指本身就是處於恆常的流動狀態,搭配可旋轉的滾珠軸承,使每一種元素無論何時均維持向下垂掛的狀態,就像融冰現象一樣。
Eau vive – 白色激流
冰島激流與人體輪廓碰撞出唯美火花,這兩款Eau Vive肩章生動逼真,呈現有如要將所有眼前的障礙物一掃而空的動感。

這款完美對稱飾品的每一個細節均流露出尖端科技與高級珠寶工藝完美交融的氣息,Eau Vive肩章透過 3D 軟體設計仿效海浪拍打的樣貌,接著以同一塊長方形鋁塊雕刻製成。這件作品選用鋁作為金屬材質,因為鋁十分輕盈,重量比黃金輕八倍,配戴起來格外輕盈舒適。這些波浪造型飾品完工後會經過一道浸鈀程序,以便呈現更深邃的光澤感,鑽石則在鍍鈀處理前先縝密鑲嵌,完全不影響亮度。這些肩章採用強力磁吸設計,方便配戴者活動自如,飾品可確保牢固不脫落。
Banquise – 浮冰
在冰島的浮冰上不難看見摻有熔岩灰燼與其他雜質所形成的深色條紋,也為光線與材質的交互作用帶來各種微妙的效果。Claire Choisne 捕捉了此一原始有機景色之美並透過系列中的三件作品呈現。

為了展現浮冰的對比意象,設計工坊選擇了礦脈較不明顯、產自法國奧弗涅區域的 Grand Antique 大理石。接著由BOUCHERON寶詩龍的工匠進行手工雕刻,除去粗糙的外表之後,石材的天然之美得以顯現,呈現大自然對於色澤的獨特演繹。戒指和耳環以這款大理石搭配白金和鑽石結構,戒指更以 2.01 克拉的 E-VVS1 梨形切割美鑽打造設計亮點。Banquise戒指另有單色版本,以白玉搭配 5.08 克拉 D-IF 鑽石鑲嵌。
Cristaux – 水晶
Or Bleu系列少了藍色就不算完整,冰島冰川的藍色調激發了 Claire Choisne 設計出這款風格鮮明的圖形樣式項鍊。
Christaux將 17 顆海藍寶石鑲嵌於六邊形水晶之中,彷彿一串往身體流洩的銀鈴。在這件美不勝收的作品中,白金結構退居幕後,幾乎隱身於清澈透明的寶石後方。白水晶經過柔和的磨砂玻璃處理,產生創意設計工坊預期的霜狀效果。這款項鍊的主軸是超亮眼的 5.06 克拉 E-VVS2 鑽石,可拆下作為戒指配戴。
藝術家從「水」汲取靈感

為了Or Bleu 系列的發布,BOUCHERON寶詩龍邀請了兩位擅於表現水之特性的藝術家共同創作:抽象北歐風景大師德國藝術攝影師Jan Erik Waider ,和以在水中錄製環境聲音而聞名的法國音樂家Molécule。此次合作讓他們兩人追隨 Claire Choisne 的冰島足跡,以影像和聲音捕捉激發 Or Bleu 系列的風景。

這兩位藝術家的照片作品和聲像將成為該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將於 6 月 24 日在巴黎芳登廣場 26 號進行發表,並將分別於 9 月美國、10 月中國、11 月韓國,以及12 月沙烏地阿拉伯巡迴展出。與會者將沉浸在博物館般的黑暗氛圍中體驗收藏,就像高級珠寶與自然之間的對話一樣,每件作品都將以雙聯畫的形式展示,一側是由攝影師 Jan Erik Waider 所拍攝,激發其靈感的風景;與這段旅程相呼應,則是Molécule 所設計的海浪聲沉浸式體驗。

同時,BOUCHERON寶詩龍也將在其 Boucheron True Stories 頻道上推出全新的四集系列故事,並將於 6 月 24 日起在 Spotify 和 Apple Podcasts 上播放。每集都有不同的嘉賓,但都聚焦在同一個主題—水的珍貴。 Claire Choisne 講述了她對全新 Carte Blanche 系列的詮釋—將水的美麗永恆化為珠寶藝術。Boucheron寶詩龍工坊的兩位工匠講述了他們如何克服 Claire Choisne 提出的技術挑戰,將這些非凡的作品變為現實。最後,Molécule 和 Jan Erik Waider 從各自音樂家和攝影師的角度,回憶了他們對冰島由水雕鑿而成的自然景觀的情感反應,以及他們在 Or Bleu 系列項目中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