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ENTINO 2025春夏系列「Pavillon des Folies」以脆弱與美的交織為靈感,探索人類在瞬息萬變世界中的存在意義。透過鏡像、冰面與地平線的隱喻,系列揭示時間的短暫與不確定性,並以美作為療癒與賦予意義的力量。從花朵的絢麗到藝術的頓悟,美成為連結萬物的橋樑,帶領我們穿越虛空,擁抱生命的圓滿與驚喜。這是一場關於脆弱、力量與美的深刻哲思之旅。
資料提供@VALENTINO

我們是如此脆弱的生物,時刻遊走於極限邊緣。我們躡足於鏡面上,而鏡子卻不堪重負地碎裂。我們行走時如履薄冰,我們吸吐時屏息心驚。在稍縱即逝的地平線上,我們踟躕徘徊,走投無路。然而,正是這種境遇,讓我們理解了時間維度的真義。如果滄海桑田不是時間的結果,而是無限的存在,那它還有什麽意義呢?

因此,存在的有限時間 「是用於賦予意義,而非剝奪意義」(心理學家弗蘭克V. E. Frankl)。誠如我們身處於無窮盡無邏輯的「生成」中時,我們有種與生俱來的衝動,想要讓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具有意義,為了探索何物能賦予其價值且持之以恆,遍尋生命的奧秘。

由此看來,美可以作為一種解法,用以消除我們因命運的短暫和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痛苦。它是我們在所謂人生「Pavillon des Folies」中航行的錨。除了轉瞬即逝和反覆無常之外,事實上,美是舒適的製造者,它能讓我們在擁抱的暖意中感受到珍惜。它為治癒而來:美撫平脆弱,彌補了現實的失序。

美到底是什麽?正如泰奧菲爾·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所言:「真正的美是沒有任何目的」,因為它不仰賴任何需求的邏輯。然而,美只是看起來沒有目的。我想起了色彩眩目的花朵。這些迷人色調是為了我們所知中最重要也最精密的工作:授粉。蜜蜂靠著理性的品味與美感,完成了它們作為地球遺傳學家的傑出任務。蜿蜒穿越姹紫嫣紅的花叢,此起彼伏地追求著美

也許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是對的:「自然界沒有無用之物,就算無用本身也不是」。尤其當我們用它來滋養幸福時。我們深知:當我們創造美,或者是在我們所存在的、無法辨識且混亂的環境中捕捉美,我們便會欣喜若狂,沈浸於能將我們帶離無意義的喜悅之中。這是種難以解釋且衝動的轉變,它質問著我們的完整性,亦令人驚喜地讓我們體會到圓滿。

當我說「美」,顯然不是指被神話化的普適性、教條性與和規範性之「美」。我更傾向於暗指一種獨特的能力,即能深刻地感知與聯結某種事物,進而揭開並展現出宇宙的全新意義:這是一種頓悟。在此間,我們、萬物,和眾生之間的聯結,一目了然。

當我們凝視一件藝術品,或探索宇宙奧妙之時,這種感知可能不期而至。它可能是一束難以言喻的光,抑或神聖如生命源頭的乳汁,是禮服上精美刺繡的華麗,是靈肉交織的纏綿悱惻,是虛空的壯觀,是螢火蟲的逐愛,是潮濕泥土的芬芳,是歐根紗褶邊的觸感,是文獻藏書的奧秘,是水彩畫的細膩層次。

美讓人想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所說的「無蔽」(alètheia/ ἀλήθεια),即一種揭示、一種啟示。它驚人的爆發力足以點燃內心,激蕩大地。然而,卻沒有人能夠精確地表述,因為其本質正是無以名狀。作為夢想家的終極慰藉,美是「一種能讓我們面對無力感的力量」(E. Severino);是一束光,能保護我們遠離無意義的灰域;是神奇的靈藥,驅使我們穿越曇花一現的深淵。它是纖細而珍貴的蜘蛛網,讓我們得以漂浮在虛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