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屋尚乃是日本藝術界中作為「武鬥派」的代表人物,提倡華美(過美)和崇高(破格)的「婆娑羅BASARA」美學,並以此創造出獨樹一格的世界。在那之中,有著深受動畫〈阿基拉〉影響而宛如神像的機器人,也有從具體派領袖吉原治良的〈圓〉汲取養分的「核心CORE」抽象畫系列,是截然不同於侘寂美學的叛逆耽美。
資料提供@白石畫廊

天明屋尚將日本傳統繪畫轉生到現代的繪畫表現形式稱為「新日本畫」(Neo-Nihonga),並於2010年開始提倡華美(過美)和崇高(破格)的「婆娑羅BASARA」美學,以此創造出獨屬於天明屋尚的婆娑羅世界。2022年的「核心CORE」抽象畫系列,提出以「元日本畫」(Meta-Nihonga)的線條和色彩回應疫情和動盪。他的作品獲查岑藝術博物館(美國,麥迪遜)、休士頓美術館 (美國,休士頓)、南澳美術館 (澳洲,阿得雷德)與高松市美術館 (日本,高松)等美術館收藏。

新作「核心」抽象畫系列不只體現了天明屋尚藝術的世界觀,並且為其婆娑羅(BASARA)美學注入新活力。「核心」的圓呈現出顏色線條被吸入或排出黑洞的科幻感,也是繼承以具體派和物派為代表的日本抽象藝術的新譜系。

其創作靈感來源包括具體派領袖吉原治良的〈圓〉、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動畫 〈阿基拉(AKIRA)〉中的爆炸場景以及數位科技的畫素與點(Pixel Dots) 。在歷經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到 2019 年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流行後,天明屋尚2022 新系列「核心」作品,如〈華〉、〈思〉、〈時〉等作,描繪了前所未有的動盪,有著崩壞的預感和不可彌補的次元裂痕,同時對於科技和人性提出質問。



天明屋尚乃是日本藝術界中作為「武鬥派」的代表人物,從神話世界的狂暴之神、甲冑武者、江戶俠客到現代戰隊英雄,天明屋尚一直在描繪日本美術脈落中的英雄形象。而所謂的婆娑羅是指日本南北朝時代的社會風潮和文化,戰國時代則指下剋上的一種僭越反叛。相比起台灣人較熟悉的侘寂、禪意等日本文化,婆娑羅既華麗又充滿叛逆,可謂與前二者反其道而行的另一種美學價值觀。

天明屋尚提出婆娑羅美學,呈現跨越古今的傳統與當代對話。本展展出的〈劍神〉、〈槍神〉、〈飛龍伊勢合戰之圖〉等作品,表現出日本美學中「奢華」的裝飾美感和「霸氣」的反叛力量。〈Japanese Spirit 單元 18〉也參加ART TAIPEI的展出,以機械混和日本神話,創作出猶如讚頌新時代神祈的肖像,令人不禁思索在這分裂動盪的時代,究竟是環境分裂了我們,抑或是存在於人類內心的愚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