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華裔珠寶藝術家Anna Hu 女士,以其獨特的東方文化藝術視角結合精湛西方工藝,再次在西方藝術殿堂綻放東方珠寶光芒。 其經典之作《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Enchanted White Lily Bangle I)》,榮獲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永久典藏,於2024年7月起已在大英博物館33號展廳「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Sir Joseph Hotung Gallery of China and South Asia)」榮耀展出,肩負當代東方珠寶藝術先行者之重任,成為首位受到大英博物館邀請入館的當代女性華裔珠寶藝術家。
資料來源@ANNA HU
繼2024年5月《ANNA HU 安蘭氣韻胸針》被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FA)列入永久館藏後,同年7月再度獲得開創於17世紀末、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頂級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入館典藏,Anna Hu 女士同時躍居為史上首位作品榮獲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的當代華裔女性珠寶藝術家,以唯一僅有的華裔女性面孔,再度屹立世界藝術之巔,經典大作《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在「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熠熠生輝、肩負傳遞東西文化交流之使命。於此之前,Anna Hu 高訂珠寶作品,已榮獲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裝置藝術博物館及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等世界頂級博物館永久館藏。

旅歐華裔當代法國高訂珠寶品牌 ANNA HU HAUTE JOAILLERIE 創辦人暨珠寶藝術家 Anna Hu 女士 :
「彷彿來自千年前中國藝術史中的一幅畫,伴隨西方德國作曲家舒曼的樂曲,我想以綺麗花朵為音符,譜一曲讚頌自然的珠寶交響詩,以東西方文化中代表愛、柔美及崇敬的百合花,開啟這件《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創作,且深感榮幸,我相信它將在大英博物館中,再續千年傳說。 」
《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為品牌經典《印象百合系列》中突破性的開創代表作,於2022年TEFAF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首次璀璨綻放展出,驚豔全球藏家。 Anna 不斷地自我突破,採用仿生自然的寫實主義,挑戰擬真寫實融合寫意風情的珠寶藝術創作,打造飽含神韻生趣、高度精采的花卉珠寶境界。

創作靈感源自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清代名家惲壽平(1633—1690)的《百合軸》及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聲樂套曲《詩人之戀 Op48-3. 玫瑰 百合 鴿子 太陽》,Anna Hu精微觀察百合花卉的自然習性,將純淨內斂、 嬌柔貴氣的百合花朵盛放瞬間,女性特質的絕美剎那,凝聚成永恆的祝福與傳世藝術之作,猶如大自然與古典音樂相融合的詠歎調,優美雅緻的百合花,在東西方文化中,亦同時有著百事吉祥、如意和美的美好寓意,也象徵著生命充滿無盡美好與希望。

整件創作融合東西方文化與藝術的精髓,需歷經數十道工序,由至少10名工匠組成的團隊耗時六個月以上精心打造,確保每個細節的完美呈現。 主石為一顆30.48克拉橢圓形明亮式切割天然無燒紅寶碧璽,寫意的花心吸引所有目光,寫實主義則展現在令人驚歎的花蕊設計,Anna 以精妙的方式重現百合花蕊質感構造,18K黃金花蕊上漆有內含細微如真實花粉般水晶顆粒的特殊配比黃色琺瑯,擬真寫實的珠寶花蕊在顯微鏡放大下令人驚歎; 花瓣表面以純銀製作,首先運用蠟模雕刻,再經由電腦軟體進行細部調整,經過多次加熱、酸洗、噴砂以及精細拉絲等超過10道工序反覆處理,達到柔和光澤和絲滑效果,呈現天然百合花瓣上絲綢般微微閃光的綺面效果,散發出如月光般柔和光澤,呼應百合高潔的氣質,每片輕柔捲曲的花瓣並都各自有著不同弧度及線條,栩栩如生地恣意綻放; 手鐲以黃K金、黃銅及銀合金鍛造,搭配表面至少5層琺瑯手繪上色,重現青銅時代輝煌風采,特殊螢光溶液呼應花蕊的特殊漆料,在黑暗中散發點點螢光,流轉生命之光,喻意永垂不朽的傳承。

大英博物館作為全球首座涵蓋所有知識領域的國家博物館,自1753年創立迄今,館藏超過800多萬件,涵蓋記載200多萬年人類歷史,並持續與時俱進專注於當代藝術品搜集典藏; 其中33號展廳「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展示了從西元前五千年至今逾七千年的中國歷史上豐富的華夏藝術和物質文化,此中國館館長、漢學家暨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在首次見到《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時,即刻確認希望邀請將這件大作納為大英博物館永久館藏之一,相信這件作品的收藏將完善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
霍吉淑當時正在為大英博物館大型展覽《晚清百態》(China’s Hidden Century)開展準備,這是全球首個涵蓋整個19世紀中國的大型特展,長達5年的籌備期,以多元且正面的視角及藏品,呈現晚清百餘年間中國人非凡的韌性和創造力; 積累多年漢學研究及博物館藏品搜羅彙集專業的霍吉淑館長指出《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在設計上延續了中國文化氣韻,鏈結千年來宮廷珠寶的恢弘氣度,可見珠寶藝術家的匠心獨具及開創性,創新工藝融合多種金屬、巧妙映襯展廳中珍貴的青銅器及琺瑯藏品,主石採用珍稀罕見的大克拉紅寶碧璽, 則呼應大英博物館大展中至關重要的女性–清代慈禧太后對天然寶石碧璽的摯愛; 經過將近兩年的嚴格的國家級博物館審核程式,《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以秉承當代東方珠寶藝術新風尚、風華絕美的姿態進入西方知識領域殿堂!

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漢學家、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
「我第一次看到它,就覺得它是一个扣人心弦的藝術品。它非比尋常的美麗。特别是其中鮮明對比的紋理工藝,讓人感到耳目一新。这只注入當代巧思、令人眼前一亮的手鐲,讓我立刻聯想到19世紀的宫廷珠寶,更感受到这件作品與大英博物館中歷史藏品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我能夠確認它與大英博物館的其他藏品会相得益彰,補充博物館的歷史收藏。」

截至2024年8月,整個大英博物館中國館區珠寶藝術展示櫃中,僅有兩件21世紀當代珠寶藝術家創作,其中 Anna Hu 做為當代首位也是唯一作品受到館方收藏並永久陳列的當代女性華裔珠寶藝術家入館,《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至臻珠寶藝術大作呼應著展館所珍藏源自新石器時代的玉石配飾,延續超過七千年輝煌的中華文化藝術史,同時開啟當代東方珠寶藝術的未來。

《ANNA HU 印象白百合紅寶碧璽手鐲》歷經大英博物館極為嚴格的收藏標準,通過承載歷史與開創當代的資歷審核,成為當代首位也是唯一作品受到館方收藏並永久陳列的當代女性華裔珠寶藝術家,這件作品開創了歷史也將成為載入歷史的時代見證,這是 Anna 為個人品牌再度刻劃的里程碑,同時契合大英博物館持續推進當代藝術藏品的重任,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以及無數珠寶領域匠師及藝術學校的莘莘學子們都得以來此,自古往今來的特色藏品中獲取靈感,開啟未來永恆之美,旅歐華裔珠寶藝術家 Anna Hu 與大英博物館策展人霍吉淑館長將緊密聯繫, 攜手致力於未來珠寶藝術發展與推進!
品牌經典高定珠寶《ANNA HU 印象百合》系列

Anna自小在濃厚東方文化背景教養中成長,母親最愛的就是百合花,喜它的花香與姿態以及所蘊含的美好祝福與寓意; 家中總是有一盆百合花,明艷動人帶來心靈滿足的快樂。 Anna 離鄉背井隻身前往西方求學,追求古典音樂大提琴藝術教育時年僅14歲,年紀尚幼的她在陌生環境中,倏地聞到令人安心的百合香,帶給她家中溫暖的感覺是她勇往直前的底氣,也成為她多年旅居世界各地,無論在何方都會在案頭擺放的花卉,這日夜陪伴,讓 Anna與百合花產生了奇妙的連結、特殊的情感,因真心喜愛而產生深刻且細膩的情感,凝聚成Anna開創印象百合系列作品,祈願透過每一件獨一無二的創作,傳遞滿心的祝福與善意與美好:而精微的觀察百合花卉四季晨昏獨有的自然習性姿態,讓 Anna得以將百合嬌柔乍現,充分表現屬於女性特質美感的藝術境界,正也是Anna 所尊崇藝術家張大千說道畫花卉須能傳達「茁萌抽芽、發葉吐花」朝夕情態的演繹。
Anna Hu 以大地孕育千百萬年的瑰麗珍寶為心,將絕美刹那凝為永恆。為將心中充滿暖意的花卉化為永恆的祝福,Anna Hu 以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聲樂套曲《詩人之戀 Op48-3. 玫瑰、百合、鴿子、太陽》為靈感養分,為代表愛、柔美及崇敬的百合開展《印象百合》系列。